2016年“兩會”釋放政策寬松信號 房地產將迎暖春
京滬廣深領漲 多地樓市量價齊升
“去庫存”早在2015年就已提上日程:11月10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工作會議上提出化解房地產庫存、促進房地產平穩發展;12月,高層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先后將“去庫存”納入2016年“四個殲滅戰”和五大經濟任務之一。在這一基調下,去年年底起,有的城市就開始呈現回暖跡象。
猴年剛至,上海、北京、深圳等地顯著回暖:房價出現“連跳”,熱門項目擠破門檻,購房者如過江之鯽, “一天一價”、“一房難求”的局面比比皆是,連沉寂多時的“日光盤”也成了市場中的常客。
3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百城房價顯示:今年2月全國100個城市(新建)住宅平均價格為11092元/㎡,環比上漲0.60%,同比上漲5.25%,漲幅均有上浮,且已“連漲”7個月。其中深圳房價上漲52.55%,領跑全國。
(來源:中國指數研究院)
再看走量。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數據,國內29個重點城市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加20.2%,自2015年3月起,同比上漲已持續一年,且在大部分時間里處于環比增長狀態。具體來說,2016年2月一線城市成交量同比上揚23.4%,17個二線代表城市成交量同比增長14.5%,南充等8個三線代表城市成交量同比增幅則達到了42.1%。
(來源:中國指數研究院)
可見量價齊升并非一線城市特有現象,多數二、三線城市也在1-2月的傳統淡季表現出挑。對此,不少人表示“看不懂”,有業內人士給出解釋:如今經濟呈下行趨勢,資產配置荒盛行,美元加息,中國又不斷降息降準、減少稅項、降低樓市杠桿門檻,維持寬松政策,促使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。
“兩會”期間,全國人大代表、民革吉林省委專職副主委郭乃碩指出:一線城市房價上漲,既有近期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密集推出的外溢效應,也是剛需進一步釋放的表現。易居(博客)中國執行副總裁臧建軍(微博)認為:樓市量價方面的波動根源于市場需求基本面,國家“去庫存”拉動經濟的政策導向和當下的資產荒,是造成本輪市場趨熱的輔助器,一二線城市量價齊漲已成定局。
考慮到需求增長、“資產荒”等與政策息息相關,我們不難推斷,以“去庫存”為主導的各項“新政”,直接推動了市場升溫。
各地響應“去庫存” “兩會”后寬松政策或將密集出臺
今年1月26日,習總書記再次強調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”與“去庫存”;中央各部委迅速跟進,接連出臺降首付比例、上調公積金存款利率、降契稅、降準等利好政策。
央行公布數據顯示:2016年1月,M1、M2分別同比大增18.6%和14%;人民幣貸款2.51萬億元,同比增加1.04萬億元,刷新單月紀錄。 2月,全國首套房平均房貸利率降至4.58%,有的城市首套房貸款最高可7折優惠,創下新低。寬松的貨幣政策,猛增的信貸放量,越來越低的購房門檻……這些都對樓市起到了相當的刺激作用。
2月以來中央房地產相關“新政”
中央發聲后,地方政府的響應十分積極,全國20多省的150余個城市相繼打出政策“組合拳”:杭州發布“杭十條”,提出外地公積金可在杭貸款置業;湖南強調今年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不得低于50%,將對高比例地區給予資金傾斜;福建以現金補貼,鼓勵農民進城購房;海南出臺規定,宣布暫停辦理土地新增供應和新項目的審批,促進庫存消化;重慶公布加大土地供應調控力度、降低房地產企業稅費、全面推行貨幣化安置、推動房地產功能轉型等方案,立下去庫存“軍令狀”……
其中北京取消“限外令”格外引人矚目。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通知,規定自2016年2月4日起,在境內工作、學習與居留的港澳臺居民、華僑和在境內工作的境外個人,可在京購買一套自住用房。北京在一線城市中率先“開閘”,正是將“去庫存”落到實處。廣州房協也對外稱:建議取消廣州樓市“限外”,并放開部分地區限購政策。一系列中央政府主導、自上而下的“去庫存”改革措施正在全面推行。
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無疑是“兩會”重頭戲。報告中提到實施穩健、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,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,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費的稅收、信貸政策,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,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等方案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在答記者問時,提出加快農民工市民化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、因地制宜調控等加快房地產庫存去化的方式。全國政協委員、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也指出:“去庫存要區別對待,因地制宜!”
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解讀道:“合理消費”可理解為對二套房消費需求的認可,也是鼓勵購房者積極置換新房,后續可能還有類似減稅、降首付比例等的稅收、信貸政策支持出臺。關于“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”,他說:“基本可以認為在今年3-6月,各地會密集出臺地方版本的去庫存政策!”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:“整體來看,房地產市場有望在一季度迎接一輪密集的政策寬松。”
顯然的,“去庫存”作為基調仍將在中央主導下延續。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夏丹認為:“接下來將進入政策‘蜜月期’,更多促進措施將沿著‘高頻率、微刺激’路徑陸續推出。”從“兩會”釋放的信號可以預見,更多“去庫存”相關舉措會在年內涌現,市場熱度還將應勢攀升。
二線城市成最大受益者?成都市場前景可期
就目前看來,市場表現最好的似乎是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。然而,嚴躍進斷言:“對比來說,二線城市能夠獲得最大的利好!”他解釋道:“二線城市購房需求尚未完全釋放,開發商可以借機積極推盤、做營銷,此時購房者可能會因為一線城市房價暴漲而積極購房。”臧建軍認為,二線城市投資性購房比例依然維持低位,隨著人口流入,房地產增量需求將有力支撐著市場基本面。
在“新政”催化下,一線城市與南京、杭州等東部沿海二線城市已經全線引爆,這一態勢正逐步向中西部擴散,武漢、長沙、重慶、成都等地迅速升溫。中原地產監測數據顯示:2月最后一周(2.22-2.28),成都商品房供應面積環比上漲972.28%,成交面積環比上漲58.56%,主城區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0594元/平方米,環比上漲0.59%,年后量價齊升的態勢已經顯現。
近期,一些熱門板塊的項目順勢收緊優惠策略,有的甚至將漲價提上日程:城東某樓盤2月“成交最高送30萬元足金”的促銷活動已經銷聲,城南某豪宅優惠縮減1-2個點。二手房同樣火爆。“以前這邊都沒幾個人,現在早上8點不到就有人排隊,等了兩個鐘頭才拿到號……”成都市房管局房產交易中心外,購房者彭先生說。
除住宅市場外,蓉商業地產回暖趨勢也相當明顯。大源某購物中心開業后客源不斷,節后人氣堪比開業期間。武侯區多個城市綜合體銷售火熱、門庭若市,其中2015年成都主城區的寫字樓銷冠項目城置·匯點,春節后有時一天能接待上幾十組訪客,持續熱銷,繼續領跑。
李克強總理“政府工作報告”中深化戶籍制度改革、加快人口“農轉非”、推進新型城鎮化等措施,將充分擴大成都市場需求、為“去庫存”帶來切實利好。中原地產預測:近來多項利好政策出臺,拉動置業者積極入市,蓉成交量已開始回升,后續在市場持續向上的趨勢下,成交均價有望保持上升趨勢。保利地產董事長宋廣菊說:“真正能夠步調輕松地享受如今的‘房地產之春’的,是像成都這樣的二線城市!”
在以“去庫存”為基調、樓市環境漸趨寬松的2016年,二線城市熱度持續上升,也將充分享受政策帶來的紅利。回顧過去數次“大漲”不難發現,成都的樓市高峰往往較東部沿海城市晚上4-6個月。從近段時間的市場表現來看,作為“第四城”,成都讓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有所期待。可以預測,不久后蓉城也將迎來全面購房熱潮,而眼下,或許是今年最好的置業時機。